Search

#親子再多不愉快都是因為愛
在許多家庭親子摩擦的實例中,我們總看到不斷發飆責備、看似把氣氛...

  • Share this:

#親子再多不愉快都是因為愛
在許多家庭親子摩擦的實例中,我們總看到不斷發飆責備、看似把氣氛弄得烏煙瘴氣的父母;也總認為孩子不聽話不懂事不聰明不細心,

親子、家庭的衝突發生,往往是以下因素導致…
1. 因為身為「家人」認定對方應該更了解、更包容自己才對
2. 總認為自己付出較多、懂得更多
3. 以「愛」之名投以強烈的期許、束縛、限制
·
其實,父母口中怎麼責備、如何命令孩子,都起源對孩子的愛與擔憂…

擔憂孩子將來也走了同樣辛苦的人生路途;擔憂現在不趕快提點孩子,孩子萬一摔跤了,更加無法代替他們承受疼痛;擔憂自己眼睜睜看著孩子做著可能毫無成果的事,若不及時協助、拉住他們,恐背負「不是好父母」的罪責。
·
又其實,孩子心裡怎麼想對抗父母,其實反而起源「想讓父母感到驕傲」的心態…

好比說,孩子堅持「獨自」去做什麼,可能是想展現自己已經不再柔弱,能獨當一面;孩子不聽從父母的背後真相,可能是因為他們已經好不容易培養出自我價值和自信,因此想勇敢實踐一次自己的想法;孩子的哭泣與脾氣,不一定是為了反抗而反抗,更可能是怨懟自己,因自己無法順利向父母表達內心的愛、在乎和依賴,而自責。
·
每個家庭成員都有各自不同的責任、工作、立場、情緒…等,但每一天又得共處完成家中大小事,這絕對是很不容易的,且必須無時無刻相互同理的課題。

有時的大吵大鬧,吵到要把對方當成敵人,或是冷漠相待實在可惜,因為背後的愛我們都是明白的,我們何不都想和父母、和孩子成為無話不談的摯友,對吧!

或許只是給彼此的時間和空間不夠;給自己承擔過大的責任;投射過大「應該與必須」給對方和自己,

面對家庭親子衝突的發生,無非就是即時的「緩一緩」、「聽一聽」、「想一想」,相信很多難題,能有更大的機會順利被解決。

#粿然有感
#家庭親子
(家庭虐待案件不在本篇論述中)
-----
如果你想更瞭解內在,
歡迎品讀以下✍️T0P3情緒課題
•面臨「#情緒勒索」如何自救?
https://reurl.cc/k0O2o3
#巨嬰特質
https://reurl.cc/od698g
•#說謊者 的10大行為特徵
https://reurl.cc/ld20zE

粿的IG追起來:https://instagram.com/healingquei


Tags:

About author
洽談合作請寄信至: [email protected]
ETtoday新聞雲編輯.心理議題社群經營(含線上線下活動).文學IP《孩子別哭》《母侵入夢》作者
View all posts